支气管哮喘
非特异性炎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BD错),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A错),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E对C错)。
吸气是肺泡把空气从外界经过大小气道吸进去,气体首先经过大气道,所以吸气性的困难是大气道的阻塞
呼气反之,先经过小气道,所以小气道的阻塞是呼气性的呼吸困难。
生理学的,应该是呼吸阻力那里。哮喘患者气管痉挛,口径变小,吸气时肺实质对小气道牵引,口径增大,吸气阻力减小。呼气时牵引减弱,小气道口径减小,阻力增大,故呼气困难。
支气管哮喘属于功能性疾病,无组织损伤;
慢阻肺属于器质性疾病,有组织损伤。
哮喘发作时胸部X线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
哮喘长期反复可引起气道重构,
所以变化的是支气管,不是肺泡。
早期呼碱,恶化呼酸,晚期代酸
机械通气指标:呼吸肌疲劳、PaCO2≥45mmHg、意识改变
早期:呼吸急促,>30次/分,把二氧化碳迅速排除,引起呼吸碱中毒
晚期:支气管平滑肌持续收缩,气道持续狭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引起潴留,引起呼酸代酸中毒,甚至胸部矛盾运动,沉默肺,此时第一步是机械通气。
病因 病生
外源性支气管哮喘,与浆细胞产生的使人致敏的抗体结合的细胞是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E对)。中性粒细胞(A错)、单核细胞(B错)、嗜酸性粒细胞(D错)均不是外源性支气管哮喘,与浆细胞产生的使人致敏的抗体结合的细胞。T淋巴细胞是介导支气管变态反应的始发环节,不可缺少,而B淋巴细胞(C错)仅为在一种炎症介导途径中发挥作用,并不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炎症细胞。
- 外源性—嗜碱性粒细胞——早发性哮喘——变态反应学说,与抗体结合,释放组胺。
- 内源性—嗜酸性粒细胞——迟发性哮喘——哮喘本质,慢性气道炎症。
- 中性粒细胞——COPD的主要效应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与其他细胞分泌炎性介质,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组胺等致敏因子
✨另外病理中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与寄生虫和过敏有关! 为什么该地方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呢?其实过敏反应主要是嗜碱性粒细胞对过敏原反应,释放物质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是由于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募集而来的
《生理学》
1️⃣“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时释放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可吸引嗜酸性粒细胞,使之聚集于局部,以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但其实它也不算背锅侠,9版p68
2️⃣嗜酸性粒细胞那一段最后一句话讲了,“目前认为嗜酸性粒细胞是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组织损伤的主要效应细胞”,更形象的比喻就是,勇士(嗜酸性粒细胞)打败了恶龙(嗜碱性粒细胞),结果自己成为了更大的恶龙
(从考研过来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总结 #变态反应
常考变态反应:
- Ⅰ型过敏休克喘:
- 过敏
- 休克
- 哮喘
- Ⅱ型风湿血有关: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
- 风湿病,
- 与血有关的病(输血,溶血,SLE血管损害,急性血管型排斥反应)
- Ⅲ型类风血清肝: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
- 类风湿,
- 血清病
- 病毒性肝炎,
- Ⅳ型姐姐移虫卵:
- 结核
- 接触性皮炎
- 移植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
- 血吸虫
注意,某些免疫相关疾病并非仅由单一机制所致:
- 肾炎:
- Ⅱ型: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型
- Ⅲ型: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I型
-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 Ⅱ型:血管损伤(Ⅱ长得像血管)
- Ⅲ型(主要):内脏损伤(SLE,3个字)
- 移植排斥反应:
- Ⅱ型:急性血管型排斥反应(Ⅱ长得像血管)
- Ⅲ型: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3个字)
- Ⅳ型: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
诊断
患者为青年女性,表现为季节性发作的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有明显诱因,查体两肺满布哮鸣音,胸片示心肺无异常,考虑诊断为支气管哮喘(D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A错)患者以喘息为突出症状,反复发作者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急性发作期查体可闻及干、湿啰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C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型又称气肿型、红喘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型又称支气管炎型、紫肿型。此分型八版内科学已删除)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有慢性咳嗽病史,喘息长年存在,查体有桶状胸等肺气肿体征,X线片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和肺气肿的改变,两肺或可闻及湿啰音。心源性哮喘(E错)患者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和体征,表现为突发气急、端坐呼吸及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查体左心界扩大,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